近日,在麥蓋提縣尕孜庫勒鄉博孜庫木村的鹽堿地谷子種植基地,多臺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選育的“新谷1號”經過田間取樣測產,數據達442.5公斤/畝,取得了鹽堿地谷子生產的新突破。
麥蓋提縣尕孜庫勒鄉博孜庫木村種植大戶王志龍有150畝中度鹽堿地,往年種植小麥以后都是按照常規模式復播玉米,但是收益不好,有時候甚至不掙錢,在新疆農業科學院專家們的引導下,他決定改變種植模式,在150畝中度鹽堿地復播谷子,今年他家的復播谷子收入非常可觀。
王志龍說道:“今年,我們在麥蓋提縣尕孜庫勒鄉種植了谷子2000畝,其中有150畝是鹽堿地,產量還不錯,每畝產量在400公斤以上,相比于種植其他農作物,可以取得更好的收入。”
與普通的谷子不同,今年麥蓋提縣尕孜庫勒鄉博孜庫木村種植的節水鹽堿地谷子是由新疆農業科學院經過10年選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種,具有抗旱、節水、耐瘠薄、營養價值豐富的特點。截至目前,麥蓋提縣已優化農業結構,規模化種植谷子1.2萬畝。
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烏魯木齊綜合試驗站站長馮國郡說道:“谷子是抗旱、耐鹽堿的一種作物,在新疆已經種植15年了。而在南疆,我們是從2014年開始種植的,并進行了品種和技術的開發。經過十年的努力,我們篩選出了一個耐鹽堿的品種——‘新谷1號’,可以充分利用鹽堿地、邊際土地進行種植,進一步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近年來,麥蓋提縣結合實際情況,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鼓勵引導群眾發展特色農作物種植,引進優質谷子品種,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邀請來自新疆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們深入田間地頭,圍繞品種、肥料、病蟲害防治、雜草控制等方面進行現場技術指導,極大增強了農戶增收致富的信心與動力。
王志龍說道:“新疆農業科學院的專家們為我們選育了優良的谷子品種,還指導我們進行田間管理,確保我們得到高產。明年,我計劃繼續擴大種植面積,提高家庭收入。”
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烏魯木齊綜合試驗站站長馮國郡說道:“麥蓋提縣擁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谷子的產量比其他地區好,更有利于發展谷子種植產業。今年,麥蓋提縣種植的谷子都是有訂單的,免除了群眾的后顧之憂。”
為大力發展谷子種植業,麥蓋提縣緊緊依托新疆農業科學院技術優勢,從選定品種到確定種植基地,再到強化日常技術管理,拓展銷售渠道,持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烏魯木齊綜合試驗站站長馮國郡說道:“今年,谷子每畝地可以收獲400kg左右,收購價是4元,除去成本可以收入700元,而谷草的蛋白含量在8%左右,是牛羊最優質的飼草,可以滿足畜牧業飼草的需要。”
復播谷子在麥蓋提鹽堿地首獲成功,得益于南疆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科學的種植方法、優良的品種選育,以及精準的田間管理,都為谷子豐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麥蓋提縣還積極探索農業產業化發展新路徑,通過與企業合作,拓展銷售渠道,提升谷子的附加值,讓優質的谷子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新疆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烏魯木齊綜合試驗站站長馮國郡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扎根南疆,在這片土地上,選出產量更高、品質更好的耐旱耐鹽堿谷子,為谷子產業在新疆的發展作出貢獻,做到以種適地,使我們新疆大量的鹽堿地都能得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