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好“豐”景,鄉村田野收谷忙。這幾天,王茅鎮復興村種植的600畝谷子進入收獲季,田間地頭滿目金黃,種植戶們正利用晴好天氣收割成熟的谷子,確保顆粒歸倉,奏響和美鄉村“豐收曲”。
在王茅鎮復興村谷子地里,金燦燦的谷穗顆粒飽滿,空氣中彌漫著濃濃谷香。伴隨著隆隆機械聲,收割機正開足馬力來回穿梭,一行行谷子被“收入囊中”,一串串飽滿的谷穗被迅速收割、脫粒。金黃色的谷粒從收割機出口傾瀉而下,農用車上瞬間堆滿了豐收的果實。機器的轟鳴聲與農戶們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繁忙而和諧的豐收畫卷。
我今年種了200畝谷子,一畝地產量大約300斤,總產量是6萬斤。現在這市場價兩塊七一斤,總收入就是16萬左右,純收入10萬塊錢左右。
王茅鎮復興村屬于整村搬遷村,近兩年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平田整地等項目,原先村里雜草叢生的小塊梯田變成了塊大易于耕種且保水保肥的沃土。種地能手張堅平今年毫不猶豫流轉了200畝全部種植谷子,加之雨水充足、氣候適宜,科學管護,谷子普遍長勢良好,收成十分可觀。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王茅鎮復興村村委副主任馬生元告訴記者,復興村的小米色澤金黃、軟糯香甜,市場前景廣闊。明年將繼續擴種400畝,新建晾曬場,打響復興村“千畝谷子”品牌,讓特色產業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